傳統手工香的堅韌與重生:己文堂的工藝與挑戰

v_o_012_21

在台灣,香文化是深具意義的民間信仰象徵。位於宜蘭的己文堂是全台最大的手工製香廠,每年生產超過5000萬支香。每一支手工香的誕生,都需要經過十二道工序,而製香師傅們每日全身沾滿香粉,正是這種用心與堅持,讓每一支香都充滿了溫度。

v_o_012_01

林建宏的接班之路

己文堂的第二代傳人林建宏,二十多年前回到家鄉接班。曾是武術教練的他,對香毫無了解,僅僅學會分辨香味就花了半年時間,才能逐漸辨別出不同原料的氣味。他回憶道,初期因為弄錯原料,導致一張訂單損失高達四十萬元。這些挫折雖然打擊不小,但他沒有放棄,隨著時間的推移,林建宏不僅掌握了製香的技巧,還成功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。

v_o_012_11

然而,2019年的一場大火,燒毀了300坪的廠房,讓剛穩定的己文堂再度陷入困境。除此之外,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抬頭與進口低價香及機器製香的衝擊,讓堅持手工製香的己文堂面臨重重挑戰。林建宏不禁思考:未來的路要如何走才能走得更寬、更遠?


v_o_012_14

御火重生:香的製作與改良

每一支香的製作過程都充滿了細緻的手工操作,從選料、打底、吃粉到最終成型,都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掌握技術,確保香的品質與味道。製香的核心環節之一是「沾水吃粉」,師傅們必須控制水的均勻分佈,這樣才能讓香粉均勻附著,確保香的質感與味道的一致性。


v_o_012_17
v_o_012_18

除了傳統的日曬,己文堂還建立了「風乾室」,這是林建宏的一項重要改進。透過數十次的調整,他利用冷氣機與風扇控制風乾速度,確保香品在不同天氣條件下也能保持穩定品質。


v_o_012_06
v_o_012_04
v_o_012_05

原料與工藝的堅持

製香的關鍵之一在於選擇優質的原料。己文堂堅持自己研磨香粉,而不使用市面上現成的原料粉。林建宏解釋說:「進口的香粉雖然便宜,但品質無法保證。而我們從原料開始製作,能夠精確掌控品質,確保每一支香都達到我們的標準。」


v_o_012_07
v_o_012_08
v_o_012_09

從越南進口的木材經過多道工序,最終打成細緻的香粉。這些木材的質地和純度直接影響香品的氣味與質量,甚至決定了香是否會在燃燒時釋放出不好的氣味,如讓眼睛流淚或產生刺激性煙霧。


v_o_012_12

大火重創與行業挑戰

2019年的那場大火,燒毀了林建宏父親辛苦建立的製香工廠,他回憶說:「看著整個廠房陷入火海,全身發抖。」儘管損失高達兩千多萬,幸虧有同行的支持,己文堂得以在災後迅速復工。然而,進口香的低價競爭與市場對減香的需求,讓手工製香面臨重重挑戰。


v_o_012_02
v_o_012_03
v_o_012_10

林建宏指出:「進口香的價格非常低,而我們如果不提升品質與價值,手工製香將難以在市場中生存。」


v_o_012_13
v_o_012_19

武術與香道:不變的核心精神

作為習武出身的林建宏,他將武術中「合力」的概念運用到製香中。他解釋道:「武術講求合力,製香也是一樣,需要不同的力量與技術共同作用,才能做出好的香品。」這份堅持讓他在手工製香的傳統中找到創新的出路。


林建宏也回憶起他學習調香的過程。「一開始我分辨不出不同木材的香氣,光是學會分辨香味就花了半年時間。」這段艱辛的過程讓他更加珍惜製香這門手藝,也讓他立志要讓手工香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一席之地。


v_o_012_16

林建宏的己文堂不僅僅是一個製香工廠,它更是一個傳承與創新的象徵。透過對傳統工藝的堅持,並不斷改良生產技術,己文堂在面對市場挑戰時依然保持著獨特的韌性與溫度。未來,林建宏將繼續在手工製香的道路上堅守與創新,讓這份古老的技藝在現代重生。

v_o_012_20

感謝「台灣亮起來」於2021年10月14日拍攝。

相關圖片擷取自該影片內容。

如有不妥歡迎來信告知。"